点击此处查看最新的网赚项目教程
初三语文总复习:文言文对比阅读初三语文总复习:文言文对比阅读
《虽有嘉肴》对比阅读
虽有嘉肴
(甲)虽有嘉肴,弗食,不知其旨也;虽有至道,弗学,不知其善也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故曰:教学相长也。《兌命》曰:“学学半。”其此之谓乎?
(乙)玉不琢,不成器。人不学,不知道。是故古之王者,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。《兌命》曰:“念终始典于学。”其此之谓乎?
(《学记》)
1.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。
(1)虽有嘉肴,弗食,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
(2)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___________
(3)玉不琢,不成器___________
(4)是故古之王者
2.翻译下列句子。
(1)是故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
(2)玉不琢,不成器。人不学,不知道。
3.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,谈谈你对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?
玉石如果不加琢磨,就不会成为可用之器;人如果不通过学习,就不会明白人生宇宙的各种道理。因此古代的君主在建立国家、统治百姓的时候,总是把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。《尚书》的《兑命》篇说:“要始终如一地注重学习。”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。
四)阅读下面两段文言,完成26—30题。(17分)
【甲】虽有嘉肴,弗食,不知其旨也;虽有至道,弗学,不知其善也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故曰:教学相长也。《兑命》曰:“学学半。”其此之谓乎?(选自《礼记·学记》)
【乙】子夏①问曰:“‘巧笑倩②兮③,美目盼④兮,素以为绚⑤兮’。何谓也?”子曰:“绘事后素⑥。”曰:“礼后⑦乎?”子曰:“起⑧予者商也,始可与言诗⑨矣。”(选自《论语·八佾》)
【注释】①子夏:孔子的学生卜商,字子夏。②倩:笑得好看。③兮:啊。④盼:眼睛黑白分明。⑤素以为绚:素粉来打扮。⑥绘事后素:先有白底然后画画。⑦后:后起,在仁德之后产生。⑧起:发,启发。⑨诗:指《诗经》。
26.用“/”划分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,每句只划一处。(2分)
(1)然 后 能 自 强 也 (2)起 予 者 商 也
27.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。(4分)
(1)不知其旨也( ) (2)故曰教学相长也( )
(3)何谓也( ) (4)子曰:“绘事后素。”( )
28.把下边两句译成现代汉语。(4分)
(1)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
(2)起予者商也,始可与言诗已矣。
29.用文中语句填空。(4分)
甲文中的句子“”运用生活事例论述了实践的重要性;乙文所述之事印证了甲文中的句子“”。
30.读过甲乙两文,你在学习方面得到了什么启发?(3分)
【译文】 子夏问孔子:“‘笑得真好看啊,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,用素粉来打扮啊。’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?”孔子说:“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。”子夏又问:“那么,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?”孔子说:“商,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,现在可以同你讨论《诗经》了。”
【评析】 子夏从孔子所讲的“绘事后素”中,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,受到孔子的称赞。就伦理学说,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——礼节仪式;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。礼后于什么情操?孔子没有直说,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。孔子认为,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,如同绘画一样,质地不洁白,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。
26.(1)然后/能自强也(2)起予者/商也 27.(1)甘美(2)所以(3)什么(4)先生,即孔子 28.(1)感到理解不了,然后才能反省自己。(或:知道困难,然后就能自强不息。)(2)启发我的人是卜商,现在可以和(你)讨论《诗经》了。29.虽有佳肴,弗食,不知其旨也 教学相长也(每空2分) 30.提示:围绕“重视实践(或学以致用)”“不懂就问(或虚心好学、刻苦钻研、勤于思考)”“博览群书(或多读书,读好书)”之一来谈即可。
《智子疑邻》对比阅读
(甲)宋有富人,天雨墙坏。其子曰:“不筑,必将有盗。”其邻人之父亦云。暮而果大亡其财,其家甚智其子,而疑邻人之父。
(乙)永之氓咸善游。一日,水暴甚,有五、六氓乘小船绝湘水。中济,船破,皆游。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。其侣曰:“汝善游最也,今何后为?”曰:“吾腰千钱,重,是以后。”曰:“何不去之?”不应,摇其首。有顷益怠。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:“汝愚之甚,蔽之甚,身且死,何以货为?”又摇其首。遂溺死。吾哀之。且若是,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?于是作《哀溺》。
9.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。(4分)
(1)天雨墙坏 (2)暮而果大亡其财
(3)吾腰千钱 (4)吾哀之
10.与“何不去之”中“之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( )(3分)
A永之氓咸善游 B左臂挂念珠倚之
C而疑邻人之父 D汝愚之甚
11.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。(4分)
(1)其家甚智其子,而疑邻人之父。
(2)身且死,何以货为?
12.甲乙两文各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?
答:
9.(1)下雨 (2)丢失
(3)腰间围着 (4)对……感到悲哀
10.B
11.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。(4分)
(1)他的家人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,却怀疑邻居的那个老人(偷了他家的东西)。
(2)自己将要死了,还要钱做什么呢?
12. 甲文告诫人们,如果不尊重事实,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,就会主观臆测,得出错误的结论。(听别人的意见要选择正确的,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,对人不可以持偏见。)
乙文讽刺了世上那些利令智昏的人,并进而警告 一些贪财好利的人,如果不猛醒回头,必然身葬于名利场中。
一个人盲目崇拜或迷恋某件东西已到了成为一种精神寄托的时候,就会完全丧失理智,在生死关头分不清主次利弊,连性命也不顾了。
《塞翁失马》对比阅读
阅读文言文,按要求答题。( 15分 )
[甲]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,马没有故亡而入胡。人皆吊之,其父曰:“此何遽不为福乎?”居数月,其马将胡骏马而归。人皆贺之,其父曰:“此何遽不能为祸乎?”家富良马,其子好骑,堕而折其髀。人皆吊之,其父曰:“此何遽不为福乎?”居一年,胡人大入塞,丁壮者引弦而战。近塞之人,死者十九。此独以跛之故,父子相保。 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歧路亡羊
[乙] 杨子之邻人亡羊,既率其党;又请杨子之竖追之。杨子曰:“嘻!亡一羊,何追者之众?”邻人曰:“多歧路。”既反①,问:“获羊乎?”曰:“亡之矣。”曰:“奚亡之?”曰:“歧路之中又有歧焉,吾不知所之,所以反也。” 《列子·说符》
【注释】①反:同“返”
23、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( 4分 )
人皆吊之( )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( )
亡一羊( ) 多歧路( )
24、翻译下列语句( 4分 )
①此何遽不为福乎?
②歧路之中又有歧焉,吾不知所之,所以反也。
25、与“此独以跛之故,父子相保”中“之”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:( )( 2分 )
A. 人皆贺之 B. 杨子之邻人亡羊C. 吾不知所之 D. 何追者之众
26、分别概括 [甲]、[乙]两则寓言的寓意,比较两则寓言,归纳出寓言的一些特点。( 5分 )
寓意:[甲]:
[乙]:
寓言特点(两条以上):
参考答案:
23慰问 带着 丢失 分岔24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? 岔路里面还有岔路,我们不知道羊在哪条路上,所以就回来了。25B 26指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事物(事理)是复杂多变的,只有明确方向,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(才不致于误人歧途)。或:做事不专一,就会一没有所获。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,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。往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。
《孙权劝学》对比阅读。(14分)
【甲文】初,权谓吕蒙曰:“卿今当涂掌事,不可不学!” 蒙辞以军中多务。权曰:“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!但当涉猎,见往事耳。卿言多务,孰若孤?孤常读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。”蒙乃始就学。及鲁肃过浔阳,与蒙论议,大惊曰:“卿今者才略,非复吴下阿蒙!”蒙曰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,大兄何见事之晚乎!” 肃遂拜蒙母,结友而别。 《孙权劝学》
【乙文】傅永字修期,清河人也。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,寻复南奔。有气干,拳勇过人,能手执马鞍,倒立驰聘。年二十余,有友人与之书①而不能答,请洪仲,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。永乃发愤读书,涉猎经史,兼有才干。帝每日叹:“上马能击贼,下马作露布③,唯傅修期耳。” 《北史·傅永列传》
注释:①书:写信。②让:责备。③露布:公开的文告。
12.解释加点词语。(4分)
(1)治经为博士邪( ) (2)见往事耳( )
(3)及鲁肃过浔阳( ) (4)即更刮目相待( )
13.翻译句子。(4分)
(1)蒙辞以军中多务。
(2)卿言多务,孰若孤?
14.写出出自甲文的两个成语 (2分)
15.根据甲乙两文内容,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。(4分)
吕蒙、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? 你获得了什么启示
孙权劝学对比阅读参考答案:
12.(4分,每题1分)①“邪”通“耶”,语气词②了解③等到④重新
13.(4分,每题2分)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杂来推托。②你说事务繁杂,谁比得上我(事务多)?(哪里比得上我)
14.(2分)吴下阿蒙、刮目相待
15他们二人身份相同,都是武将(武人,武夫);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;都有了惊人长进。
启示:开卷有益,要活到老学到老,自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,认真学习,总是会有进步的。
《口技》对比阅读
【甲 】 京中有善口技者。会宾客大宴,于厅事之东北角,施八尺屏障,口技人坐屏障中,一桌、一椅、一扇、一抚尺而已。众宾团坐。少顷,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,没有敢哗者。
遥闻深巷中犬吠,便有妇人惊觉欠伸,其夫呓语。既而儿醒,大啼。夫亦醒。妇抚儿乳,儿含乳啼,妇拍而呜之。又一大儿醒,絮絮不止。当是时,妇手拍儿声,口中呜声,儿含乳啼声,大儿初醒声,夫叱大儿声,一时齐发,众妙毕备。满坐宾客没有不伸颈,侧目,微笑,默叹,以为妙绝。
未几,夫齁声起,妇拍儿亦渐拍渐止。微闻有鼠作作索索,盆器倾侧,妇梦中咳嗽。宾客意少舒,稍稍正坐。
忽一人大呼“火起”,夫起大呼,妇亦起大呼。两儿齐哭。俄而百千人大呼,百千儿哭,百千犬吠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,火爆声,呼呼风声,百千齐作;又夹百千求救声,曳屋许许声,抢夺声,泼水声。凡所应有,没有所不有。虽人有百手,手有百指,不能指其一端;人有百口,口有百舌,不能名其一处也。于是宾客没有不变色离席,奋袖出臂,两股战战,几欲先走。
忽然抚尺一下,群响毕绝。撤屏视之,一人、一桌、一椅、一扇、一抚尺而已。
【乙】乔山人善琴
国初,有乔山人者善弹琴。精于指法,尝得异人传授。每于断林荒荆间,一再鼓之,凄禽寒鹘①,相和悲鸣。后游郢楚②,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。邻媪③闻之,咨嗟惋叹。既阕④,曰:“吾抱此半生,不谓遇知音于此地。”款扉⑤扣之。媪曰:“吾夫存日,以弹絮为业。今客鼓此,酷类其声耳。”
注释:①鹘(gǔ):一种凶猛的鸟。②郢楚:即楚郢,古地名,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。③媪(ǎo):老妇人。④阕:止息,终了。⑤款扉:款,敲;扉,门。
8.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。(2分)
A.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B.几欲先走
C.款扉扣之 D.今客鼓此
9.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、用法不相同的一项。( )(2分)
A.没有敢哗者/念没有与为乐者 B.以为妙绝/愚以为宫中之事
C.撤屏视之/邻媪闻之 D.酷类其声耳/其真没有马邪
10.用现代汉语解释【甲】文中画线的句子。(2分)
中间力拉崩倒之声。
11.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【甲】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。(3分)
第一个场面:
第二个场面:
第三个场面:
12.试设想一下:【乙】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,心里会怎么想?(2分)
13.【甲】【乙】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。请从【乙】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。(2分)
口技对比阅读参考答案
【答案】8.(2分)A.觉:睡醒。 B.走:逃跑。 C.叩:问。 D.鼓:弹奏。9.(2分)D 10.(2分)里面(中间)夹杂着噼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。 11.(3分)第一个场面:一家四口由睡而醒;第二个场面:一家四口由醒而睡;第三个场面:失火、救火。(意对即可) 12.(2分)开放性试题。(能围绕文章内容回答,言之成理即可) 13.(2分)例子:凄禽寒鹘,相和悲鸣。好处:有力地烘托了乔山人弹琴技艺的精湛。
《夸父逐日》、《共工怒触不周山》
一、阅读以下片段,完成下面各题
昔者,共工与颛顼争为帝,怒而触不周之山,天柱折,地维绝。天倾西北,故日月星辰移焉;地不满东南,故水潦尘埃归焉。
1.用“/”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。(2分)
(1)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(2)故水潦尘埃归焉
2.下列各句中的“为”字含义、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( )(1分)
A.共工与颛顼争为帝。 孤常读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。
B.以为妙绝。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!
C.卒之为众人。 得为众人而已耶?
D.并自为其名。 愿为市鞍马,从此替爷征。
3.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。(2分)
(1)故水潦尘埃归焉 焉: (2)故日月星辰移焉 故:
4.将句子“怒而触不周之山,天柱折,地维绝。”翻译成现代汉语。(3分)
5.你觉得共工是怎样的一个人?从他的身上你可以学到什么?(4分)
二、阅读下面两文,完成文后问题:
(甲)夸父与日逐走,入日;渴,欲得饮,饮于河、渭;河、渭不足,北饮大泽。未至,道渴而死。弃其杖,化为邓林。《夸父逐日》
(乙)昔者,共工与颛顼争为帝,怒而触不周山,天柱折,地维绝。天倾西北,故日月星辰移焉;地不满东南,故水潦尘埃归焉。《共工怒触不周山》
1.解释加线字词
入日( ) 欲得饮( )( ) 地维绝( )( )
故日月星辰移焉( )( )地不满东南( )
故水潦尘埃归焉( )( )
2.翻译下面句句:
①夸父与日逐走,入日;渴,欲得饮。
②天倾西北,故日月星辰移焉;地不满东南,故水潦尘埃归焉。
3.你是怎么看待夸父敢于“与日逐走”?
4.《夸父逐日》一文表达了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?
5.“怒而触不周之山”中的“怒”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?
6.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?
7.下列各组句子中,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( )
A、弃其杖/ 场主积薪其中 B、两狼之并驱如故/ 故日月星辰移焉.
C、夸父逐日 /夸父与日逐走 D、两股战战,几欲先走/ 渴,欲得饮
一、1.(1)共工与颛顼/争为帝 (2)故/水潦尘埃/归焉2.C 3.(1)到那里(2)所以、因此4.(共工氏)愤怒地撞击不周山,支撑着天的大柱子折断了,拴系着地的大绳子也断了。5.是一个勇敢坚强,敢于挑战权威,具有大没有畏的英雄气概和没有私奉献精神的人。但他性格暴躁、偏激任性,做事不计后果。学习他勇敢坚强,敢于面对失败;勇于挑战、敢于探索的精神;牺牲自我,为民造福的献身精神。(言之有理即可)
二、1解释加线字词
入日(落下 ) 欲得饮(想要 )( 喝水 )
地维绝( 绳子 )( 断 ) 故日月星辰移焉( 所以 )( 这里 )
地不满东南( 坍陷 ) 故水潦尘埃归焉(积水 )( 聚集 )
2翻译重点语句
①夸父与太阳竞跑,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;他感到口渴,想要喝水 。
②天向西北方倾斜,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;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,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。
3你是怎么看待夸父敢于“与日逐走”?
①积极意义: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,巨大的力量和气魄,英勇的气概。
②消极方面:比喻自不量力。但这种理解不合乎《夸父逐日》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
4《夸父逐日》一文表达了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?
表现古代人民挑战自然、征服自然的愿望和顽强的毅力。
5“怒而触不周之山”中的“怒”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?
“怒”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、勇敢;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、刚烈。
6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?
①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。②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、坚强,敢于挑战权威,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,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。③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,夸父死后弃其杖,化为桃林,为后人止渴;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,兴修水利,发展农耕不惜自我牺牲。
7下列各组句子中,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( D )
《狼》对比阅读
(甲)狼不敢前,眈眈相向。少时,一狼径去,其一犬坐于前。久之,目似瞑,意暇甚。屠暴起,以刀劈狼首,又数刀毙之。方欲行,转视积薪后,一狼洞其中,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。身以半入,止露尻尾。屠自后断其股,亦毙之。乃悟前狼假寐,盖以诱敌。狼亦黠矣,而顷刻两毙,禽兽之变诈几何哉?止增笑耳。
(乙)有富室,偶得二小狼,与家犬杂畜,亦与犬相安。稍长,亦颇驯,竟忘其为狼。一日,主人昼寝厅事,闻群犬呜呜作怒声,惊起周视没有一人。再就枕,将寐,犬又如前。乃伪睡以俟,则二狼伺其未觉,将舐其喉,犬阻之,不使前也。乃杀之而取其革。此事从侄虞敦言:“狼子野心,信不诬哉!”然野心不过遁逸耳。阳为亲昵,而阴怀不测,更不止于野心矣。兽不足道,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?
9.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。(4分)
(1)目似瞑 (2)将舐其喉
(3)信不诬哉 (4)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
10.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( )(3分)
A.然野/心不过遁逸耳 B.其一犬/坐于前
C.一狼/洞其中 D.犬又/如前
11.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,相同的一项是( )(3分)
———END———
限 时 特 惠: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,一年会员只需98元,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
站 长 微 信: cai8426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