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此处查看最新的网赚项目教程
公元10-12世纪,北宋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憋屈的大一统王朝。不仅在西南边陲没有所作为,还时刻面临着来自北方强邻的军事威胁。故而在军队规模和国防设施的营建方面不惜血本。
但受制于过于苛刻的地缘环境,根本没有法用传统模式来统筹整体防御。特别是在与辽国接壤的冀州中部,只能采取以水代兵策略,构建起依托天然或人造湖泊的塘泺防线。
没有奈的选择
燕云十六州的丧失 让宋军没有法依托太行山与燕山设防
由于历史原因,北宋自建立起之日起,就面临着异常苛刻的地缘劣势。即便西夏尚未崛起,仍需在渤海湾到太行山间直面辽国威胁。尽管彼时的契丹人已没有南下愿景,依然被汴梁城内的决策者们视为达摩克利斯之剑。因而执意出兵讨伐,将边陲推进至幽州-大同沿线。奈何战力实在是差强人意,甚至在数次战争结束后还倒赔进几个边区重镇,最后只能以略带屈辱性质的《澶渊之盟》收场。
有鉴于此,北宋君臣转换思路,彻底由攻势防御转向静态固守。但在失去太行山与燕山两大屏障后,传统的高地建长城方法已不适用。辽国又在兼并南京幽州和西京大同时,收编到实力不俗的汉儿步军,让单纯构筑在平原的工事不再有效。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水系,用北方胡虏最不擅长的模式予以克制。恰逢9-11世纪间,整个冀中平原上存在着由众多湖泊、河流、沟渠、堤堰和水田串联而成的塘泺。从东侧渤海湾边的黑龙港,延伸至到西部太行下的保定,全长足有260公里、平均水深在1.2-4米之间。
时至今日 河北中部依然有大量湖泊水系残留
不过,上述范围并不是一脉相承的内陆泽国,而是相对独立的三大洼地。而且内部还分为不同大小湖泊,只有等到特定的涨水季来临才可能完全流通。例如:
1 容城、雄县以南,高阳以北的白洋淀洼地。
2 位于文安、静海之间的文安洼洼地。
3 天津以南,南运河以东,黄骅以北的洼地群。
北宋塘泺防线的9个区域分布
于是,宋人便因地制宜的将上述洼地分成9个塘泺防区。公元993年开工,在原则上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特点,将并不完美的天然湖泊加以人工改造,直到1032年才大功告成。除利用包括黄河支流在内的淡水填充,还不惜以土地盐碱化为代价,主动引渤海咸水倒灌。仅仅通过各段落间的水闸予以调控,避免周遭区域的军民农田过度遭灾,堪称既要又要的成功典范。
此外,塘泺防线的西侧还有一段陆上缺口。因地势过高而不便于引水浸泡,故而将阻拦职能让位于方田+人造树林组合。其中,前者是深7尺的大水池,可利在涨水季用闸门、沟渠引入流量后储存起来。后者则更为原始,就是排列组合相当密集的树木,主要用于阻断辽国骑兵的施展空间。仅在宋真宗当政时期,就由朝廷拨款种植300万余,还被皇帝赞美为“战守之助也”!
在引水不易的保定以西 北宋以大量人工林阻挡契丹骑兵
重兵屯集
塘泺防线建成后 北宋需要以大量军队维持其正常运作
当然,古今中外的任何长距离防线,都需要建立者以雄厚兵力予以看守。否则就难以发挥设计效能,很容易被对手以声东击西、集中突破等手段凿穿。秦汉两朝的长城皆因此荒废,北魏的六镇精兵与明朝的九边重镇亦是如此。北宋虽被后世评价为文弱之最,但本身也崛起自五代乱世,对其中的利害关系自然相当清楚。
公元989年,也就是大举建设塘泺防线前夕,太宗赵光义就认识到冀中水系的优异价值。特别是在二次北方燕云失败后,急凋3000水师乘百余艘战舰驰援,配合霸州与保定两地的陆军组成第一道防线。南侧还有依托沧州、定州等重镇组成的第二道防线,以及理论上由汴梁朝廷派来的禁军预备队。但基于强干弱枝的惯性思维,这些边军往往被故意拆分成小股力量,分散驻扎在没有数小型据点内。既不利于狂野决战,也很难在真正强大的进攻中坚壁清野,只能算是各方面都欠成熟的权宜之计。
塘泺防线建成后 北宋大部分水师力量被投入至此
五年后,宋真宗赵恒继承大统,开始强调各军配合与集中使用兵力。由于塘泺防线的建设工程稳步推进,逐步尝试让紧挨着驻扎的两支部队搞合二为一训练。至于日常所需的额外补给,多由隋唐时期开通的大运河送抵前沿,再通过靠永济渠补水的湖泊转运各头。同时,这些内陆水系也会被用于军队机动。因而有充分底气裁撤掉不少小型据点,进一步向皇帝亲自部署的集中屯兵方针靠拢。
公元1003年,辽圣宗在萧太后的授意下出兵南征。虽然塘泺防线尚未完成,却已能够在北宋军队的整体战略中发挥应有效果。首先是近万名骑兵为主的第一道防线,布防在更加靠前的保定、满城区域,并且由南侧的水师负责接应支援。其次是以主力步军构成的第二道防线,仍旧是在沧州、定州附近,因坐拥水路便利而集中驻扎。最后才是大名府的第三道防线,在职能上属于总预备队性质。尽管契丹人凭强悍实力击破外围阻拦,却对防御严密的定州毫没有办法,只能冒险深入澶州而不得要领。直至签订澶渊之盟,都没有将河北的几处关键重镇收入囊中,常常面临被截断后路的巨大风险。
澶渊之盟建立前 塘泺防线已初见效果
尽管宋真宗的三线防御宣告失守,让辽军杀到黄河以南攻城略地,但塘泺防线的可观价值已十分明显。不仅在交通上让宋军进退自如,还有效确保了后勤供应的大体稳定。乃至空间层面的有效封堵,使惯于来去自如的契丹铁骑不能肆意驰骋,只能沿守军可以预测的方位硬冲。因此,签署和平协议的笔墨未干,便继续追加对这条洼地水长城的投资。一些原先并未考虑到的水渠、密林,也是基于实战经验才被纳入修缮范畴。
值得一提的是,北宋为有效发挥塘泺防线的效能,还采取过不少有别于其他州县的特殊规制。首先便是违抗太祖赵匡胤定下的防范武人原则,给于在水长城沿线的驻军将领以相当自主权,深怕他们因等待朝廷回复而错失行动良机。其次,就是利用水网密布的物流优势,大力提高河北边军的骑兵比例。虽然战马的口粮消耗远超步兵,但船只的航运效率足以在相当程度上确保维持。最后,还有大批征召来辅助官军的地方乡兵,因所在地情况特殊而发展成固定武装。这既是需要他们来维系整个水长城防御,也是对宋朝祖制的又一次冲击。
塘泺防线的本质 就是一条水系长城
湮灭于世
地缘局势变迁 让塘泺防线失去价值
然而,如此精密的防御机制,却在之后的百多年时间里丧失效力。因为澶渊之盟签订,宋辽两国几乎不再有任何大规模的军事对峙,反而是经常交往甚密的贸易伙伴。若非官方有意将买卖限定在固定市场,塘泺防线的弊端可能在宋真宗死前就暴露没有遗。
另一方面,汴梁君臣为维持这条洼地水长城而付出了沉重代价。不但需要集中豢养近70的骑兵队伍,还不得不将全国水师船队的绝大部分投入其中。至于对水闸、河堤、蓄水池等基础设施的养护,同样是一笔相当不菲的支出。乃至因担心黄河改道、影响防线的流量,又数次斥巨资搞强行纠正,造成多地因溃堤决口而沦为人间地狱。加之国防重灾区由冀中转向西北,便进一步迫使朝廷依赖没有限制财政扩张,烙下积贫积弱的“终身残疾”。
海上之盟签订 就是北宋主动废弃了塘泺防线
公元1125年,宋徽宗因女真人的诱惑而签订海上之盟,主动由塘泺防线北上进攻辽国。虽然战力表现相当拉胯,还是凭整体优势重夺南京幽州。于是,为防御契丹而建的洼地水长城便失去了存在价值,不再能享有充沛的拨款维持。因而当金兵大举南下,整个黄河以北的防御在顷刻间就土崩瓦解。整整40多年后,南宋使节范成大途径保定,看到原来开辟的塘泺已经堰塞消亡。唯有当初栽种的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。
等到明朝建立,失去维护多年的塘泺防线已没有法保持原有风貌。曾经相互联通的水网,直接分裂为东淀与西淀两大湖泊群。到清朝中后期,这些稍具规模的遗址也逐渐消亡。只留下今日仍可看见白洋淀、东淀、团泊洼和北大港等湖泊,向四方来客展示过往的荡气回肠……
(全文完)
———END———
限 时 特 惠: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,一年会员只需98元,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
站 长 微 信: cai842612